這本書由誰創作、為了什麼寫?
《我可能錯了》由瑞典禪宗僧人:比約恩·納特科所著,他的故事融合哲學、宗教,整本書如清水,娓娓道來自己的親身經歷,從商界成功人士到出家僧人,最後重歸世俗,探索了什麼是真正的幸福。
本文將敘述我最喜歡的幾個收穫,關於執念、善良與選擇的智慧。
我可能錯了|兩大心態
當初看到書名,就對這句箴言背後的來源、體悟盈滿好奇,書中強調,“我可能錯了”並非自我懷疑或否定,而是一種謙遜、開放和靈活的態度。
我可能錯了-謙遜的智慧
納特科認為,人們常會堅持自己的觀點,認為自己是對的,然而,這種態度往往招致固執、傲慢與偏見。
何不轉念一想:承認“我可能錯了”,意味著我們願接受自己的有限和不完美,承認我們可能會犯錯,或著,無法周全地看待事情的每個角度。
這是事實,也是待人處世的智慧-謙遜。
我可能錯了-開放的心態
納特科強調,這種開放性並不是搖擺不定,而是一種真誠的態度,願意不斷修正自己的觀點和行為。
在心中默念“我可能錯了”,有助於化解各種劍拔弩張的場面。
甚至能進一步為我們打通人際關係的任督二脈,因為我們願意理解和尊重他人的立場,而非一味把自己的意見視為上尊。
放手是最重要的
納特科在書中強調,人生中很多痛苦和煩惱來自我們的執著和控制欲。
“放手”意味著接受,接受無常,接受自己的有限和不足。
他透過禪宗的修行經歷告訴我們:放下不必要的執著,讓心靈得到解脫,這樣才能真正找到內心的平靜和快樂。
例如,納特科在禪修時轉而放下對未來結果的期待,全心投入於當下。
這種轉變,不僅讓他在修行中得到了更多的靈性啟示,也讓他在人生的各方面都更從容。
放手並不是放棄,而是種積極,讓我們更好地應對變化與挑戰。
想起Melinda French Gates在StanFord的畢業典禮演說:”You’re not a wave. You’re water,”
有時,枷鎖是自己綁上去的,我們永遠有權重獲自由,只要內心自由,便無畏奇形怪狀的挑戰,因為我們沒有框架。
誠信的重量-我會知道
在《我可能錯了》中,納特科談到誠信的重要性,並分享了自己在修行和生活中如何堅持這項守則。
“我會知道”這句話提醒我們,誠信不僅僅是對別人的承諾,更是對自己內心的承諾。
當我們對自己誠實,內心會更趨於平靜,行為也會更真誠。
納特科強調,即使在面對困難和誘惑時,也要保持誠信。
誠信並非監視器,不該交由外界反應,只有自己的內心能映照誠實。
無論別人是否留意,我們都應對自己的行為負責。
處世之道-對人對己都保持善良
納特科在書中強調,對人對己都要保持善良,這不僅有助於建立和諧的人際關係,也能讓我們的內心更安寧和滿足。
善良並不是軟弱,而是一種強大和智慧的表現。
結語:最重要的三個Takeaway
- 我可能錯了。
- 誠信是來自內心的承諾。
- 對人對己都保持善良。
吐司編覺得,這本書圍繞:放手、誠信、善良,這三個核心價值。
這本書提醒我們,在追求成功和快樂的同時,不要忘記平靜和幸福來自於內心,下次被成功光環壟罩時,不妨問問自己:你,真的問心無愧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