多數人不是賺太少,而是不會分配收入。
我很喜歡《別把你的錢留到死》的作者:比爾.柏金斯(Bill Perkins)提出的「在死前把財產歸零」。
不過,這個方法很強調「管理金錢」,唯有良好管理,才能讓錢在能用實用上。
而六罐子理財法恰好能幫助你管理每筆錢的流向,建立最基本的「儲蓄系統」。
六罐子理財法起源: T. Harv Eker 的財商書
這方法來自《有錢人想得跟你不一樣》:
「讓錢為你工作,而不是你為錢賣命。」
我常遇到一種情況:每月薪水入帳後,火速犒賞自己一趟旅遊。
不過,在旅遊途中我對「花多少」完全沒概念,不知不覺就把薪水大半用在娛樂費。
如果不先分配用途,錢就會不知不覺花完。
我剛工作時收入不高,但靠這個方法,建立了固定儲蓄、投資與學習習慣,也避免衝動消費。
六罐子理財法核心原則:收入分成六罐,各有用途
六罐子理財法將收入分成六類,以下為建議比例。
可依實際情況調整,重點是建立「分配的習慣」,而非追求「完美的分配比例」。
投資罐(10%):讓錢成長
用於買股票、ETF、基金等資產,只投資,不作生活支出。
教育罐(10%):提升能力
投資家華倫‧巴菲特(Warren Buffett)曾說:「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。」(The best investment you can make is in yourself.)(來源:Warren Buffett Quotes)
教育罐的錢用於進修課程、買書、學技能。唯有能力提高,收入才可能增加。
吐司編聽說:仿間說法是月薪低於5萬時,教育罐的比例要提高,先開源;吐司編也覺得在源頭有限的情況下,可以先以加大財力為主。
夢想罐(10%):實現目標
這裡的夢想可指任何未來目標,例如留學、買房、創業、出國等。
娛樂罐(10%):享受生活
用於任何娛樂支出,例如聚餐、看電影、旅行等「不做也不會怎樣」的支出。
生活罐(55%):日常支出
任何生活中的必須性支出,包括房租、水電、交通、食物等。
吐司編的做法:把生活支出在細部分類,例如飲食、房租、交通等,把其中「可彈性分配」的支出抓出來,例如飲食。
這麼做是為了更有意識地調配日常支出的比重,例如我的飲食支出是抓10000/月,當超標時,就可以彈性調整其他項目,例如交通。
給予罐(5%):回饋社會
包含送禮、捐款等。當然,如果財務吃緊,這區塊可省略,先善待好自己,才有餘力照顧別人。
六罐子理財法三種實作方式,幫你開始行動
知道方法還不夠,執行才是關鍵。
以下三種方式,幫你穩定落實六罐子理財法。
1. 數位帳戶或子帳戶分流
可以選擇開六個不同銀行帳戶,但這樣十分繁瑣,且每個月轉錢大概會轉到瘋掉;更別提手續費也是讓人抓狂的隱型支出。
吐司編更建議使用支援子帳戶的數位銀行(如 Richart、LINE Bank)。
登登!這樣就可以用一個帳戶,分出六種用途。
吐司編覺得:可以設定LINE Bank的「自動轉帳」功能,這樣系統就會每月定期配送錢錢到帳戶囉!無痛完成六罐子理財。
2. 記帳 App 預算分類
吐司編自己是使用這個《天天記帳》的APP,可設定各個分類的預算上限。
每次記帳後,系統會自動計算各分類剩餘金額,且根據日支出、週支出、剩餘預算等,自動提示「每個月還有多少可以花」。

3. 用LINE就能實現!
吐司編原本:吐司編原本要用做 Excel 或 Notion 模板,輸入收入後,自動計算每類金額,再讓大家下拉選單輸入分類等等。後來覺得這樣太不直觀了,乾脆來試試看LINE的記帳功能吧。
假設月薪是30000,各罐子的預算比例就是:
罐子分類 | 建議比例 | 預算金額(NTD) |
---|---|---|
投資罐 | 10% | 3,000 元 |
教育罐 | 10% | 3,000 元 |
夢想罐 | 10% | 3,000 元 |
娛樂罐 | 10% | 3,000 元 |
生活罐 | 55% | 16,500 元 |
給予罐 | 5% | 1,500 元 |
合計 | 100% | 30,000 元 |
這次的示範是以「記帳小旺來」呈現,可以到此處加入官方帳號好友:記帳小旺來下載
步驟一|加入好友後,選下方的「我的」進入設定頁面。

步驟二|點選「管理類型」

步驟三|新增「支出類型」,此處以投資為例。

步驟四|回到步驟二的選單,這次點選「管理預算」,設定每月預算金額。

步驟五|回到步驟二的選單,打開「預算提醒」

步驟六|在聊天室輸入訊息(範例如下),就可以「條狀圖」顯示預算餘額囉!

小結:先分錢,再談投資
正如開頭所述,「多數人不是賺太少,而是不會分配收入。」
踏穩開源的步伐之前,先了解「投資不是第一步,分配才是。」
沒有分配觀念,再高收入也會花光。
吐司編今天介紹的六罐子理財法簡單、清楚,更重要的是,可以搭配LINE記帳,讓執行摩擦力驟減,推薦給是理財入門或剛踏入小資村的新手。
從下筆收入開始分配記帳,你會發現:
一但開始建立消費意識,生命的掌控感便油然而生。
好啦,好像有點誇張,我不喜歡太油的結尾,就這樣吧,有問題可以到LinkedIn或寫Email問我!
關於消費心理,你可能會想看:
如果你是小資族,你可能會想看:
你不是賺得太少,是一直用錯的方式看待錢。
五分鐘,拆掉窮人的金錢藍圖,重建有錢人的思維系統。